最新发布
+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继绝起废,重振经学——林庆彰先生《中国经学的特质》讲座侧记

2010年12月27日 00:00 admin 点击:[]

继绝起废重振经学

——          林庆彰     先生《中国经学的特质》讲座侧记

2010年12月22日 ,台湾中研研究院文哲所资深研究员、著名经学家林庆彰先生在重庆师范大学集贤楼文学院会议室应邀为文学院、历史学院研究生做了《中国经学的特质》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党委书记王于飞主持。
首先,                  林         先生向重庆师大学子简介了自己经学研究三十年历程,先生对学术的真诚与不懈追求对时下浮躁学风无疑是一种矫弊。介绍了经学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中国经学是由经书本身和历代经说所构成,流传两千余年,对历代的政治、教育、哲学、文学,产生很深远的影响,不了解经学则无以知中国文化。时下的“国学热”首先必须为经学正名,确立经学的学科地位,唯此文化的复兴才有真切的内容和精神。
接着,                  林         先生举重若轻地为学子们勾勒了中国经学的特质,通观两千余年的经学历史,经学至少有下列特质:(1)经典的开放性,由五经到十三经,再增加到二十一经。 先秦时期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汉代文、景帝时开始设经书博士, 武帝时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东汉时《五经》加入《论语》、《孝经》为《七经》,唐代有《九经》之名,包含两个不同体系:①《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 梁传》。②《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有石碑刻十二经,这十二经是《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 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宋代加入《孟子》,十三经体系形成。但中国经书止于十三经,学界虽有二十一经之说,但未获认同,由此可知书籍要成为经典必须与圣人有关。
(2)经典的完备性。解经家往往认为圣人留下来的经典,内容是相当完备的,可惜因为秦火,个经变得残缺不全,应加以补足。从晋代开始,就有为经典补亡、补佚的著作出现。补《诗经》〈笙诗〉六篇者有:.夏侯湛、束皙 。唐代有白居易〈补逸书〉一篇,元末明初的苏伯衡有〈周书补亡三篇〉,在其《苏平仲文集》卷一中。
(3)注疏的主导性。中国经学以注疏的形式解经,形成经、注、疏三层结构。注疏具有基本原则(一)注不违经,这里的注,是个统称,包括传、说、记、笺、释、章句、集解等。(二)疏不破注。疏是个统称,包括义疏、讲疏、正义等,原则上疏不能违背经、注的意思。(三)经学史上的重要著作,都以注疏的形态出现。经学家的思想隐含在注疏之中,注疏的目的是在补充圣人之义,许多经学家著作的序文会说“对圣人之义不无小补”。
(4)经典注疏一繁一简相交替。纵观经学史,战国至汉初经注“训诂通大义”,如《毛诗诂训传》。而西汉中至东汉初章句渐繁,                  秦近         君解《尧典》二字十万字。东汉时代至魏晋,古学兴起,注解趣简。如郑玄《礼记注》注文少于经文。南北朝至唐中叶,义疏之学兴起,渐趋于繁。晚唐至宋代,否弃汉学,直循义理,注多简洁。元代至明初,整理宋学,渐趋于繁,以《五经大全》为代表。明中叶至清初,评点派、泰州学派为代表,经注简洁。清中叶,考据勃兴,经注又趋于繁。清末至民初,疑辨之风行,直弃古学,自出心裁,经解简易。
(5)回归原典运动。由于经学家解经杂入了自己的思想,逐渐背离经书本义,回归原典是解决经学纷争的手段,所以中国经学每隔数百年会有回归原典运动,唐末至宋初是第一次回归,目的在于抑制佛、老,复兴儒学。明末至清初,是第二次回归,是对宋学疑经改经、明初伪托、伪造的反思。清末至民初是第三次回归,是在西学知识体系下对经学的重判。
林先生以其广博精微勾勒了中国经学的特征,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观点和学术术语,如伪古文只能出现在古学兴盛的魏晋时代、朱熹导致了《四书》与《五经》的紧张,对经书补亡的评价包含了对经书完备的追求。又如“大章句(十万字以上)”的提出,非深造者不可道。
最后,林先生与重师学子进行了交流,回答了学子们的疑问,寄予了重庆师范大学学子传承传统的厚望。林先生的广博与睿智时时赢得了重师学子们热烈的掌声。

(整理者:文学院 陈良中)

关闭

相关链接
|
Copyright 2015-2023 重庆师范大学 科研处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谭华山

E-Mail:6510388@qq.com

重庆师范大学 科研处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重庆师范大学综合办公楼2楼

邮箱:kyc@cqnu.edu.cn

官方QQ群

官方微信群

科研管理系统

项目申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