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2006年01月17日 00:00 admin 点击:[]

 

关于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申报工作的通知

重师科发[2006]03号

校内各单位:

根据《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教社政[2002]6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申报评审工作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奖学科范围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2年公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和高校的实际情况,本届评奖的学科范围包括:(1)管理学;(2)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3)哲学;(4)逻辑学;(5)宗教学;(6)语言学;(7)中国文学;(8)外国文学;(9)艺术学;(10)历史学;(11)考古学;(12)经济学;(13)政治学;(14)法学;(15)社会学;(16)民族学;(17)新闻学与传播学;(18)图书、情报、文献学;(19)教育学;(20)心理学;(21)统计学;(22)港澳台问题研究;(23)国际问题研究;(24)综合研究/交叉学科。

二、奖励等级和数额

本届评奖的数额为420项左右。其中,一等奖60项,二等奖120项,三等奖240项。对特别优秀的成果,设立1~3名特等奖。按照确保质量的要求,各学科的各个等级的奖项允许有空缺。

三、申报单位和申报限额

按市教委要求,本届评奖我校实行不限额申报。

四、申报资格

1、申报者资格:成果公开出版、发表或向实际工作部门提交研究咨询报告期间,正式人事关系在高校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每人限申报一项。合作研究成果必须由第一署名人申报。

2、参评成果资格

2001年1月1日起至2004年12月31日止,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表的研究成果,或在此期间向实际工作部门提交的研究咨询报告。

1)多卷本研究著作以最后一卷出齐的时间为准,在符合上述申报时限的情况下做整体申报。

2)丛书不能作为一项研究成果整体申报,只能以其中独立完整的著作单独申报。

3)个人论文集可作为著作类成果申报,但多人撰写的论文集只能由其中某篇论文的作者申请论文类奖励。

4)围绕一个专题,以个人或课题组名义发表于同一刊物同一标题的系列论文,可作为论文类成果整体申报。但围绕一个专题,发表时标题各不相同的系列论文,不应视为系列论文而做整体申报,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篇论文申报。

5)未公开出版、发表的研究咨询报告,可以作为著作或论文类成果申报,但须提交实际应用部门(省部级以上政府机关、大中型以上企业)的采纳证明,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

3、下列成果的申请不予受理:

1)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2)已获国家级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部级科研成果奖的成果,包括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中国经济学奖、司法部法学优秀成果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以及孙冶方基金会、吴玉章基金会、陶行知基金会颁发的社科优秀成果奖;

3)申请研究咨询报告类无使用单位采纳证明或领导批件的成果;

4)未经第一署名人本人提出申请的成果。

五、申报程序

1、申报人登陆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sinoss.net,以下简称社科网),或科研处主页公告栏,下载并按填表要求填写《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申报评审表》(以下简称《申报评审表》)。

2、2006年2月24日,请将相关材料统一报科研处。

六、申报材料及报送方式

1、《申报评审表》一式8份(至少1份原件),用A4纸打印。

2、著作类申报成果报送一式3份(至少1份原件)。须在封面右上角用不干胶加贴标签,表明申报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申报人和所申报的学科。

论文类成果一式8份(至少1份原件),包含刊物封面、目录和版权页,分别附在《申报评审表》后统一装订。

研究咨询报告类摘要一式8份,同成果采纳证明或领导批件一起,分别附在《申报评审表》后统一装订;咨询报告全文一式3份,须在封面右上角用不干胶加贴标签,表明申报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申报人和所申报的学科。成果需要保密的,请特别注明。

3、申报成果的各种证明材料或附属材料一式8份,统一装订在《申报评审书》后;论文和咨询报告类成果按《申报评审书》、成果、附属材料的顺序装订。

4、《申报评审书》须通过电子邮件发至kyc@cqnu.edu.cn。

5、评奖结束后,无论申报者是否获奖,所有材料一律不退还。

 

联系电话:65362357

E-mail:kyc@cqnu.edu.cn。

 

 

 

 

 

 

2006年1月11日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申 报 评 审 表

 

 

 

 

学科门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 报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2005年12月印制


 

填表须知

 

 

 

1、学科门类请按照《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通知》的要求填写。

2、成果类型分为:著作类、论文类和研究咨询报告三类。

3、所属二级、三级学科: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2年发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准确填写。

4、最高获奖记录:写明奖励单位、奖励名称、奖励等级和颁奖时间,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5、成果社会反映:写明是否被译成他种文字、再版或多次印刷;是否有刊物(全文)转载;是否有其它的相关评价等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6、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成果引用应写明应用书名或刊期、次数;应用成果被采纳应写明采纳单位和被采纳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7、申报单位:教育部直属院校以学校为单位;其他部委所属院校以所属部委的主管司局为单位;省属院校以省为单位。

8、本表一式8份,用A4纸打印。


表一  申报人情况

姓  名

 

性别

 

出生日期

 

专业技术职务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

 

联系

电话

办公

 

通信地址及

邮政编码

 

住宅

 

电子邮件

 

手机

 

身份证

 

其他合作者

情况

 

表二  参评成果简况

成果名称

 

成果类型

 

出版、发表或使用单位

 

出版、发表或使用时间

 

所属二级学科

 

所属三级学科

 

成果获奖情况

 

成果社会反映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表三  成果内容简介3000字以内)

1.篇章结构、基本观点;2.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3.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等

 

注:本表可加页。


 

表四  初审意见

学校学术委员会意见

 

 

 

 

 

学术委员会主任(签章)                   

申报单位意见

 

申报单位   (签章)                      

表五  评审意见

评审指标

评分参考标准(百分制)

实际打分

研究内容意义和前沿性

很大

(20~16分)

较大

(15~11分)

一般

(10~6分)

较小

(5~0分)

 

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很大

(30~24分)

较大

(23~17分)

一般

(16~10分)

较小

(9~0分)

 

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很大

(30~24分)

较大

(23~17分)

一般

(16~10分)

较小

(9~0分)

 

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

很好

(20~16分)

较好

(15~11分)

一般

(10~6分)

较差

(5~0分)

 

  计(满分:100分)

 

建议奖励等级,并简单说明理由:

 

 

 

 

 

 

  评审专家:               评审专家所在单位:

                       

 

[2006]03jiaoyuebushekejiang.doc

关闭

相关链接
|
Copyright 2015-2023 重庆师范大学 科研处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谭华山

E-Mail:6510388@qq.com

重庆师范大学 科研处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重庆师范大学综合办公楼2楼

邮箱:kyc@cqnu.edu.cn

官方QQ群

官方微信群

科研管理系统

项目申报系统